说到北宋文学,有两篇千古绝唱不得不提,一篇是范仲淹的《岳阳楼记》,一篇是欧阳修的《醉翁亭记》。这两篇文章在文坛是怎样的地位其实不用我多说,只看看历代文人的评价就能知道。
欧阳修和范仲淹是多年好友,而且这两篇文章有三大共同点:首先,都是两宋难得一见的散文体;其次,都写于二人被贬,都是失意时所写;再次,两篇文章都是借景抒情,一个写亭,一个写楼。不夸张地说,这两篇文章之间的对决其实就是一场文坛的巅峰对决,900年来难分高下。本期我们就从境界的高低、遣词用字的水平这两点来分析一、二。
一乐一忧,一醉一醒,其实都在诉说着同样的家国情怀
《醉翁亭记》是乐的,而且不是独乐乐,而是众乐乐。欧阳修写此文时被贬滁州任知州,虽也失意过,却终究还是挺过来了。在滁州他实行简政,让百姓过上了难得的宽松日子,这也让他十分得意,所以这篇散文中虽有仕途不顺的迷茫,但主基调却是乐的。
欧阳修的乐是“醉翁之意不在酒,在乎山水之间也。山水之乐,得之心而寓之酒也”,这是大醉于山水之中的乐,是文人常有的情怀。同时他的乐也是“人知从太守游而乐,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”,这是以他人之乐为乐,是兼济天下之乐,不是一般文人能有的。
《岳阳楼记》是忧的,而且不是为自己而忧,是为天下而忧。这篇散文写于《醉翁亭记》问世一年后,与欧阳修的大醉不同,范仲淹是清醒的。据说范仲淹其实很可能没有登上过岳阳楼,只是凭别人的描述写下此文,他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让世人知道他心中的清明朝政该有的模样,也让天下文人知道什么中文人的担当。
范仲淹的忧不是为自己的仕途不顺而忧,而是“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“。他的忧和乐是有先后的,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”才是他心中的文人之道。虽然后世更加推崇范仲淹的忧与乐之说,但欧阳修的乐体现的情怀其实是一样的。从这一点来看,这两篇文章的人生境界其实并没有大的不同,都令人心生钦佩。
一狂一雅,一诙谐一大气,都体现着作者极强的文字造诣
《醉翁亭记》的文字是狂而又诙谐的。“醉能同其乐,醒能述以文者,太守也。太守谓谁?庐陵欧阳修也”,这是大醉后欧阳文忠公的狂人狂语。虽然是醉人醉语,但全文一气而下,写得洋洋洒洒,设问、反问、排比、对比等多种修辞手法,被作者信手拈来,用得出神入化,这也就是为何明明是近500字的文章背下来却不困难的原因。
《岳阳楼记》的文字是既雅致而又大气的。“衔远山,吞长江,浩浩汤汤,横无际涯;朝晖夕阴,气象万千”,这是范文正公的大气之笔。“至若春和景明,波澜不惊,上下天光,一碧万顷”,则又大气之不乏典雅。《岳阳楼记》同样是洋洋洒洒写了数百字,但却一样比大多数古文好背多了,这也是因为范仲淹的字句极强的把控力。他将写景、叙事、抒情完美结合,动与静、明与暗的对比,令全文摇曳生姿。
很多文章都分得出水平的高低,但这两首作品问世以来虽长期被拿来比较,却让后世为难了900多年。无论是从思想境界,还是从遣词用字上来看,它们堪称文坛双璧。这两篇文章,大家更喜欢哪一篇呢?欢迎讨论。